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1950年代:“本质—特征论”文学定义的形成及影响
引用本文:刘锋杰,许丽.1950年代:“本质—特征论”文学定义的形成及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90-101,182.
作者姓名:刘锋杰  许丽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学政治学的历史形态与当代创新”(13BZW002)阶段性成果
摘    要:1950年代形成了"本质—特征论"的文学定义,即先界定文学的意识形态本质,再界定文学是用形象的方式来反映社会生活、体现意识形态的特征。这一定义的思维方式是先界定事物的普遍性,再界定事物的特殊性,突出事物的普遍性关联,轻视事物的独特性质的揭示,使得文学研究本应着重研究文学的特殊性成为空话,不利于认识文学自身的规律。1980年代的文学审美论试图突破这种定义方式,但1990年代以来,反本质主义的文学语境论再次回到从事物的关联性定义事物的思维老路,文学自身本质问题受到质疑,弱化了文学与审美关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关 键 词:本质—特征论  文学定义  事物的特殊性  文学自身  语境论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