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停滞与失败--思想意识形态与历史:两个初步的问题(之一) |
| |
作者姓名: | 包弼德 |
| |
作者单位: | 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美国 |
| |
摘 要: | ![]() 理学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受到朝廷的推崇,并作为科举考试的组成部分。在20世纪,对理学的看法发生了分歧。有人认为理学是智识与科学进步的障碍,中国要想走向现代化就必须摆脱理学。关于中国在12世纪后进入长时期停滞的看法,历史学界一般都不赞成了,但读者的这种看法还比较强烈。对于中国历史的一些基本特征的认识需要重新检验,比如中国文化不是只有一个起源;中国并非与外界隔离并拒绝外界影响;中国的政治体制不是绝对独裁;中国文化并没有一个纯正的“正统”或“道统”(orthodox);中国人并非没有自主的完整实体的“自我”观念。学者在实际研究中往往把中国当作一个实体民族或一个连续不断的文明体,这种观念并不太准确,实际是误解了China的原意。
|
关 键 词: | 理学 停滞 意识形态 正统 传统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