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马克思经济学-哲学视阈下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问题--基于《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文本研究的分析与探讨
引用本文:李锐.马克思经济学-哲学视阈下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问题--基于《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文本研究的分析与探讨[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
作者姓名:李锐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哲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基金项目: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文本研究”(12YJC710030)
摘    要: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等文献当中,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这两个概念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出现并具有理论意义的。生产劳动是直接为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的劳动,非生产劳动则只是为人们提供了生活和精神上的服务,不能增加资本家手中的财富。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元化使得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之间并不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随着劳动指向对象和劳动产品享用者的变化,很多非生产劳动在实质上也转为了生产劳动。在当代社会,由于现实需要,通常人们对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理解不只是局限于马克思的文本,而是将二者的内涵做出了调整,使其具体化。马克思独特的经济学—哲学视域中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也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的劳动学说和哲学本体论思想,使其政治经济学理论具备了永久性的经济学、哲学研究价值。

关 键 词:生产劳动  非生产劳动  劳动  剩余价值  人类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