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国乡村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与现代启示
引用本文:李森, 汪建华,.我国乡村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与现代启示[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3(1):61-69.
作者姓名:李森  汪建华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摘    要:乡村教育是指乡村地区的教育,即县级行政区划以下的乡镇、村落的教育;它包括乡村的学校教育,也包括乡村地区其他的非正式、非正规的一切文化、风俗等教育活动。乡村教育主要以广大乡村地区的学龄儿童和村民为教育对象,旨在以教育为主要手段,促进乡村儿童和村民的自我发展,促进乡村文化传承和乡村社会建设。纵观我国乡村教育的发展历史,"为农"是乡村教育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乡村教育在国家与乡土社会的相互博弈中向前发展、传统文化对乡村教育的影响具有二重性、完善的乡村教育制度是推动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乡村教育与乡村发展相结合、乡村教育发展应充分考虑当地教育特征、民办教育是促进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优质的师资是推动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

关 键 词:乡村教育  乡土社会  历史脉络  历史发展  现代启示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