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汉书》“采诗”叙述的生成与双重语境下的意义暗示
引用本文:王志清,.《汉书》“采诗”叙述的生成与双重语境下的意义暗示[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3(1):151-158.
作者姓名:王志清  
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摘    要:"采诗"叙述正式出现于《汉书》中。《汉书》"采诗"作为一个汇聚型话语,存在着古史依据和文献来源。其关键性表述为"振铎徇路"与"观风俗"之说,融入、改造了先秦和汉代文献中古之天子听政制度和巡守制度的相关信息,以及《孔子诗论》和《史记·乐书》中的《诗》学观点。《汉书》"采诗"叙述存在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语境,在对汉武帝时代乐府采集音乐和歌曲行为的描述中借用了"采诗"话语,其深层目的在于委婉批评乐府采诗已背离古之采诗裨补王政的功能意义。从话语溯源和话语分析的角度,可清晰呈现"采诗"的"生产"过程,认识《汉书》"采诗"叙述的复杂性和文化价值。自中唐元、白将"采诗"话语吸纳进新乐府理论后,其诗学价值和意义得以突显,在唐以后成为经久不衰的诗歌理想。

关 键 词:行人振铎采诗  陈诗观风  采诗夜诵  《汉书·艺文志》  《汉书·礼乐志》  《史记·乐书》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