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马克思劳动概念的存在论意蕴
引用本文:王绍梁.马克思劳动概念的存在论意蕴[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149-156.
作者姓名:王绍梁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 31005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2CKS05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摘    要:马克思的劳动概念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存在论内涵。马克思既不是把劳动视为与自由无关的自然必然性活动,也不是把劳动建构成为确证自我意识之纯粹主体的精神活动,而是把劳动理解为“感性的对象性活动”。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一种受动性的感性活动,彰显了人之主体性力量。存在论维度的劳动与人类的自由本质紧密相连。一方面,劳动是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人通过生产把自身和动物根本地区分开来了,从而获得摆脱生物性的消极自由。另一方面,劳动蕴含的积极自由体现在人类通过劳动展现了对象性的本质力量,劳动促进了人的个性、能力的发挥和自我实现,创造了属于人的文化、历史和世界。

关 键 词:劳动  存在论  感性的对象性活动  有意识的生命活动
点击此处可从《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