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当代诗歌观念的转变 |
| |
引用本文: | 王光明. 论中国当代诗歌观念的转变[J]. 广东社会科学, 2004, 2(1): 139-146 |
| |
作者姓名: | 王光明 |
| |
作者单位: |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诗歌研究会 |
| |
摘 要: | ![]() 本文提出,在50年代,中国诗歌观念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转变。这种转变反映了当代意识形态在构想现代性方案上的矛盾:既渴望通过城市化的途径尽快使中国实现现代化,又希望能够避免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问题和精神危机。这是一次“脱胎换骨”的转变,以往基于城市文明背景的诗歌观点和语言策略不适用了,这不仅表现在抒情观点,也表现在表现形式技巧方面,因此使许多老诗人陷入了创作危机。这次转变经历了从贴近新生活表象、强化诗歌叙述功能、到诗歌意象与情境的抽象化过程,并实现了诗人身份和诗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重新定位,改变了“新诗”的思想趣味和艺术背景。而这种转变最具特色的成果,是政治抒情诗和新民歌的兴盛。
|
关 键 词: | 当代诗歌 创作危机 政治抒情诗 民歌 |
文章编号: | 1000-114X(2004)01-0139-08 |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Poetry Concept |
| |
Abstract: | ![]()
|
| |
Keywords: |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