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华北农村妇女的手工纺织活动变迁看地方社会的社会主义实践
引用本文:[美]雅各布·伊弗斯,胡冬雯.从华北农村妇女的手工纺织活动变迁看地方社会的社会主义实践[J].民族学刊,2013,4(3):25-38,98-101.
作者姓名:[美]雅各布·伊弗斯  胡冬雯
作者单位:[1]美国芝加哥大学 [2]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
摘    要:1949-1976年的社会主义实践彻底改变了农村地区存在的劳动分工方式和日常生活模式。以关中地区为例,社会主义改造以前,农村妇女生命历程的每一个阶段都与纺织密切相关。社会主义改造初期,乡村妇女成为劳动力的重要来源,此前附着在妇女身上的纺织任务被田间劳作所取代。在这种状况下,中国农村地区的妇女实际参与了四种类型的经济:首先是计划经济,此种类型的经济首先满足国家对土地、劳动力、产品的需求,仅根据国家的估计留给集体和个人必须的物资;其次是家庭经济,妇女们供养孩子,为丈夫和公婆的需要而劳作;再次是黑市经济,黑市的市场流动将棉花、布匹、各种票券等资源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第四是礼物经济,如果没有仪式性的布匹交换,婚姻无法缔结,新生儿不会被家族接受,也无法为逝者举行葬礼。从1949-1976年,中国农村女性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然而相关的叙述却与土地改革、阶级斗争、群众运动和政治运动叙事大相径庭。

关 键 词:农村  妇女  手工纺织  社会主义实践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民族学刊》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民族学刊》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