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文献(共20条): |
[1]、 | 甘生统,董宝华.皎然诗教说考论[J].广西社会科学,2010(6):105-111. |
[2]、 | 许连军,陈伯海.论皎然《诗式》的理论体系[J].江汉论坛,2008(1):101-104. |
[3]、 | 皎然《诗式》与盛唐诗学思想[J].社会科学辑刊 |
[4]、 | 卢盛江.皎然《诗议》考[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
[5]、 | 张强.《诗》“二南”考论[J].社会科学战线,2004(2). |
[6]、 | 邵炳军.《诗·鄘风》创作年代考论[J].中州学刊,2011(2). |
[7]、 | 敏,泽.皎然的《诗式》和司空图的《诗品》[J].社会科学研究,1981(1). |
[8]、 | 马银华.“东州逸党”诗人群创作考论[J].河北学刊,2009,29(4). |
[9]、 | 罗春兰.皎然《诗式》对鲍照的接受及原因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5(5):90-93. |
[10]、 | 赵伯雄.《荀子》引《诗》考论[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10-17. |
[11]、 | 毛宣国.《毛诗》“比兴”说《诗》刍议[J].云梦学刊,2008,29(4):73-78. |
[12]、 | 刘庆安.《涉江》创作时地考论[J].云梦学刊,2007,28(3):55-60. |
[13]、 | 申元初.“诗话”体裁的体式发端——释皎然《诗式》对诗学体裁的贡献[J].贵州社会科学,2002(5). |
[14]、 | 戴健.“临川四梦”引《诗》所见汤显祖“《诗》教”观[J].北方论丛,2014(2):21-25. |
[15]、 | 唐宋“口号”诗考论[J].文史哲 |
[16]、 | 刘文刚.郭知达《杜工部诗集注》考论[J].社会科学研究,2004(6):149-152. |
[17]、 | 张秀英.《诗序》编撰时限考论[J].学术论坛,2007(3):169-173. |
[18]、 | 汉代《诗序》流传考论[J].东岳论丛 |
[19]、 | 孙蓉蓉.“四始”说考论[J].齐鲁学刊,2005(6):65-70. |
[20]、 | 彭丹.评“《诗》有楚声”说[J].江汉论坛,19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