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皎然“诗教”说暨《诗式》创作动机考论
作者姓名:甘生统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北京100081
摘    要:皎然所提的"诗教"不同于儒家所谓"诗教",而是教人如何写诗之意。这层意义在字里行间及编排体例上都有充分表现。他教人写诗并非是为了参加科考,主要是借对诗美、诗境之体悟,实现更好地证心之目的。

关 键 词:皎然  诗教  《诗式》  禅悟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共20条):
[1]、甘生统,董宝华.皎然诗教说考论[J].广西社会科学,2010(6):105-111.
[2]、许连军,陈伯海.论皎然《诗式》的理论体系[J].江汉论坛,2008(1):101-104.
[3]、皎然《诗式》与盛唐诗学思想[J].社会科学辑刊
[4]、卢盛江.皎然《诗议》考[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5]、张强.《诗》“二南”考论[J].社会科学战线,2004(2).
[6]、邵炳军.《诗·鄘风》创作年代考论[J].中州学刊,2011(2).
[7]、敏,泽.皎然的《诗式》和司空图的《诗品》[J].社会科学研究,1981(1).
[8]、马银华.“东州逸党”诗人群创作考论[J].河北学刊,2009,29(4).
[9]、罗春兰.皎然《诗式》对鲍照的接受及原因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5(5):90-93.
[10]、赵伯雄.《荀子》引《诗》考论[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10-17.
[11]、毛宣国.《毛诗》“比兴”说《诗》刍议[J].云梦学刊,2008,29(4):73-78.
[12]、刘庆安.《涉江》创作时地考论[J].云梦学刊,2007,28(3):55-60.
[13]、申元初.“诗话”体裁的体式发端——释皎然《诗式》对诗学体裁的贡献[J].贵州社会科学,2002(5).
[14]、戴健.“临川四梦”引《诗》所见汤显祖“《诗》教”观[J].北方论丛,2014(2):21-25.
[15]、唐宋“口号”诗考论[J].文史哲
[16]、刘文刚.郭知达《杜工部诗集注》考论[J].社会科学研究,2004(6):149-152.
[17]、张秀英.《诗序》编撰时限考论[J].学术论坛,2007(3):169-173.
[18]、汉代《诗序》流传考论[J].东岳论丛
[19]、孙蓉蓉.“四始”说考论[J].齐鲁学刊,2005(6):65-70.
[20]、彭丹.评“《诗》有楚声”说[J].江汉论坛,1981(2).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