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端午节申遗”谈我国传统文化的流失与保护 |
| |
作者姓名: | 宋洋 郭德刚 |
| |
作者单位: | 1. 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包头师范学院音乐系,内蒙古,包头,014030 2. 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
| |
摘 要: | 2005年10月,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传著作”。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告终,留给中国人的是一连串关于保护传统文化的反思。由于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传统文化的结晶和载体,也是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更容易在淡化的过程中丧失。所以,维护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确认自己的文化身份的需要,是文化自觉的表现。本文从“端午节申遗”出发,探讨了我国传统节日日渐淡化的原因,并由此引中,探讨传统文化的流失,最后,对于如何继承、保护传统文化提出一些看法和举措。
|
关 键 词: | 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 端午节 申遗 保护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