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民族化及其悖论——《梁祝》与十七年时期“民族形式”问题
作者姓名:李子豪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摘    要:摘要(Abstract):作为政治话语的“民族形式”落实到文艺界,既包含一般理论问题,又包含具体的现实诉求:以理论上的“民族形式”指导实践,为创作提供具体方向。十七年时期,以《梁祝》为代表的民族化典范之作,从表面上看是对“民族形式”的延续,实际上完成了西方形式的运用与再创造。对“民族形式”理论下的创作实践进行问题谱系的延伸,有助于我们反思“民族形式”这一范畴的现实意义,为重新认识十七年时期艺术发展的现代进程提供了新视域。

关 键 词:“民族形式”  《梁祝》  十七年时期  现代性  当代性
点击此处可从《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