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模糊与精确——模糊语义不再模糊之成因探析
引用本文:杨晓敏,李泽昊.模糊与精确——模糊语义不再模糊之成因探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8,36(2):31-33.
作者姓名:杨晓敏  李泽昊
作者单位:杨晓敏(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四平,136000);李泽昊(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300071)
摘    要:随着模糊语义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我们注意到一些语义孤立地看是模糊的,可是进入组合以后,语义却变得精确了,本文拟从语义场的不同、语言符号的离散性与客观事物的连续性之间的矛盾、语境的作用、人的主观认知的影响、组合前后音节改变的影响这几方面对其成因加以探讨,以期进一步认识模糊语义的本质属性.

关 键 词:模糊性  语义  离散性  成因探析  模糊语义  Reason  Vagueness  Semantic  本质属性  认识  音节改变  影响  主观认知  语境的作用  连续性  客观事物  离散性  语言符号  语义场  组合  拓宽  语义研究
文章编号:1007-5674(2008)02-0031-03
修稿时间:2008年1月10日

Analysis of Semantic Vagueness and its Reason
YANG Xiao-min,LI Ze-hao.Analysis of Semantic Vagueness and its Reason[J].Jilin Normal University JOurnal: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 Edition,2008,36(2):31-33.
Authors:YANG Xiao-min  LI Ze-hao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