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跨文化视野中的“道”
引用本文:陈少明.跨文化视野中的“道”[J].船山学刊,2019(5):1-5.
作者姓名:陈少明
作者单位:1.中山大学哲学系;2.中国哲学史学会;
摘    要:普鸣(Michael J. Puett)教授所授中国哲学课程(Classical Chinese Eth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在哈佛大学深受欢迎,它的成功需要跨越双重的距离或障碍:一是从古典到现代,一是从中国到西方。从古典到现代,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几千年前的思想为何在今天仍有说服力。作者的手法是作两种提取工作,一是从经典提取论题,一是从生活提取可以证成问题的经验。这是一种哲学研究的尝试,经典与生活都是它的资源。其观念来自经典的启发,但其可信度必须体现在生活经验中。从中国到西方,则是处理跨文化传播的问题。正如从古典到现代需要某种观念的转换一样,从中国到西方,也得一番思想的提炼。当普鸣提出今人的思想误区时,实际就是为西方文化背景准备针对性的问题。外国同道对中国哲学所做的努力,包括教育传播或学术探索,其成功经验对中国学者都是重要的鼓舞。另一方面,如果中国学者在当代中国复杂的文化背景下,其工作也能体现传统哲学的魅力,那对它的跨文化传播,一定会起助力的作用。人类精神事业的大道,是可以相互沟通的。

关 键 词:跨文化    中国哲学  文化传播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