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儒家行政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作者姓名:武磊
作者单位:中共焦作市解放区委 河南焦作454000
摘    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和谐”是一个古已有之、东西横贯的理念,中国古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之一的儒家行政思想中,就包含了许多有价值的和谐思想成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总结包括儒家和谐思想在内的古今中外和谐思想精粹基础上的一次重大理论创新。本文通过对儒家“大同”理想、“小康”图景,对儒家民本思想和儒家“和为贵”价值理念的分析阐释,揭示了儒家行政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启迪作用和借鉴意义。

关 键 词:儒家  “大同”理想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文章编号:1009-3893(2005)04-0331-02
修稿时间:2005-07-16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共20条):
[1]、王冕.儒家和谐思想的内涵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16(9):16-18.
[2]、段鹏飞.儒家和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9(5):11-13.
[3]、李爽,董兴佩.论民主行政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23-27.
[4]、李长松,邹顺康.论儒家和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代意义[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6):819-821.
[5]、彭飞,王成.儒家义利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3):5-8,12.
[6]、段鹏飞.浅论儒家和谐思想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7]、陈铭.健全行政监督机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1(2).
[8]、仲崇盛.论民主行政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1-4,10.
[9]、詹玉华.儒家“和合”思想精髓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3-87.
[10]、詹玉华.儒家“和合”思想精髓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2):83-87.
[11]、田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8(5).
[12]、王燕.思想政治工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5(4):2-3,6.
[13]、贾鹏龙.儒家伦理与构建和谐社会[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1):21-24.
[14]、白佩君.儒家法律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4):50-51,2,1.
[15]、赵光辉,卢慧聪.论儒家“中庸”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7,35(1):19-21.
[16]、温勇,马苹.胡锦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初探[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3):147-150.
[17]、刘祎.先秦儒家伦理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3):5-8.
[18]、贾琦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Z2).
[19]、郭维刚.邓小平和谐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8).
[20]、鄯爱红.儒家乐教思想与和谐社会[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4).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