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协会失灵的原因解读——从公益与私益冲突的角度 |
| |
作者姓名: | 吴东民 宋敏 王海祥 |
| |
作者单位: | (1.山东大学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2.山东经济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114) |
| |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CJY027) |
| |
摘 要: | ![]() 转型时期中国行业协会失灵的直接原因就在于其自身定位的公私冲突,其根源则在于政府和民众过分追求政治意义上的公益高于私益,忽视了行业协会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本身所固有的正当的私益追求。作为政府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行业协会定义的或公或私是民营化、市场化、非营利化三者之间博弈的结果,不具有任何褒贬意义。因此,继续纠缠于公益高于私益的行业体制改革已经走上了歧途。
|
关 键 词: | 转型时期中国行业协会失灵的直接原因就在于其自身定位的公私冲突,其根源则在于政府和民众过分追求政治意义上的公益高于私益,忽视了行业协会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本身所固有的正当的私益追求。作为政府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行业协会定义的或公或私是民营化、市场化、非营利化三者之间博弈的结果,不具有任何褒贬意义。因此,继续纠缠于公益高于私益的行业体制改革已经走上了歧途。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