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内识:杜绝心学流弊的根本之法
引用本文:杨泽波.内识:杜绝心学流弊的根本之法[J].社会科学研究,2019(5).
作者姓名:杨泽波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儒家生生伦理学研究”(16JHQ001)
摘    要:心学作为儒学系统的一个分支,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后来也出现了重重流弊。牟宗三曾大力彰显性体,以性体保障心体客观性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但作用有限。在儒家生生伦理学的系统中,与道德相关有欲性、仁性、智性三个因素,其中仁性和智性都是道德根据。与仁性相对应的是心学系统,与智性相对应的是理学系统。仁性和智性都可以决定成德,但功能不同。仁性的作用在于内觉,以发现自己的仁性。智性的作用在于认知,具体又可分为外识和内识。外识是对与道德相关的外部对象的认识,内识是对内在道德根据的认识。启动智性,发展内识,对仁性这一道德根据加以真正的认识,才是杜绝心学流弊的根本之法。

关 键 词:儒家生生伦理学  仁性  生长倾向  伦理心境
点击此处可从《社会科学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社会科学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