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形成与特征及其普及的现实意义
引用本文:魏旭朝,栗洪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形成与特征及其普及的现实意义[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23(6):50-56+155.
作者姓名:魏旭朝  栗洪武
作者单位:1.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幼儿教育学院
基金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项目号:2020P024);;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西安市小学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研究”(项目号:22JY29);;陕西省教育厅一般专项科研计划项目“民办幼儿园去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及对策研究”(项目号:21JK0087)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创造了在统一的多民族、多语言国家普及通用语言文字的典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形成历经拉丁化新文字改革和扫盲实验推行,确立文字改革的三大任务,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法制化和信息化,构建符合国家全局利益的语言发展战略等演进阶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在演进逻辑上具有民族性和国家性、共有性和共享性、共存性和共生性、决策性和政策性、规律性和非强制性等特点,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

关 键 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历史追溯  基本特征  现实意义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