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 以西安近郊地区出土的盛唐墓葬壁画中妇女裙装形象为研究对象,详细探讨盛唐妇女裙装腰线比例结构特征。辅以考古学、图像学、文史学等相关资料,运用考古学、图像学、语言学等分析方式将数据可视化。将盛唐妇女裙装腰线比例结构的变迁划分为盛唐初期、盛唐中期与盛唐末期三个阶段,用低腰线、自然腰线、乳下高腰与腋下高腰的腰线比例结构区分盛唐妇女裙装腰线特征。结合盛唐时代背景、政治因素、社会风貌、审美诉求、裙装样式与穿着方式差异,归纳出盛唐四类腰线比例结构于盛唐初期、盛唐中期、盛唐末期的不同表达。因图像与文献资料之局限,本文所梳理的盛唐妇女裙装形象为宦门、女侍与乐舞伎阶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