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吕赫若小说中的“审父”意识
引用本文:刘红林.论吕赫若小说中的“审父”意识[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4):57-60.
作者姓名:刘红林
作者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3
基金项目:200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1B2W039)
摘    要:日据时期台湾作家吕赫若的家庭背景与卡夫卡有某些相似之处,但他小说中强烈的审父意识,与巴金们更为接近,都是用小说在历史性的"文化法庭"中,无情地审判自己的父辈文化,以期拯救自己的民族和自己的国家.他笔下的"被吃者"多表现为处于社会最弱势群体的妇女,被"吃"的不只是她们的肉体,还有她们的灵魂.这既是中国特色,也是吕赫若的个性特点.

关 键 词:吕赫若小说  审父意识  女性悲剧
文章编号:1671-4970(2005)04-0057-04
修稿时间:2005年5月24日

Reflection on the Older Generation Criticism Consciousness Shown in the Novels by Lü Heruo
Liu Honglin.Reflection on the Older Generation Criticism Consciousness Shown in the Novels by Lü Heruo[J].Journal of Hoha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2005,7(4):57-60.
Authors:Liu Honglin
Abstract:
Keywords:L Heruo' novels  the older generation criticism consciousness  female tragedy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