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共建”:社会网络变迁中的结构和理性 ——基于E市建筑散工网络的研究
引用本文:蔡长昆.“共建”:社会网络变迁中的结构和理性 ——基于E市建筑散工网络的研究[J].社会,2012,32(6):182-203.
作者姓名:蔡长昆
作者单位:蔡长昆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华中科技大学吴淼、中国人民大学李文钊和上海大学仇立平等老师的指导,《社会》匿名审稿人和编委会的评审意见也让作者受益匪浅;在此一并致谢.文责自负
摘    要:本文以新制度主义框架为基础,以湖北省E市一个装修散工群体为个案,探讨农民工社会网络建构、维持和变迁的机制。结果表明,社会结构限制了社会网络的建构,但当经济机会结构改变之后,个人会理性地、有选择地复制传统社会结构以再造社会网络。同时,传统制度结构也会“同构”再造的社会网络,这也是社会网络得以维持,进而得以稳定化和制度化的机制。所以,在社会网络变迁中,“理性”在社会网络建构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结构”则在社会网络的维持中扮演重要角色。总之,社会网络变迁中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关系是“共建”的,“差异化复制”和“制度化同构”是“共建”的两个重要机制。

关 键 词:农民工  社会网络  “差异化复制”  “制度化同构”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社会》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社会》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