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协同创新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模式研究
引用本文:万兆彬. 基于协同创新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模式研究[J]. 青海民族研究, 2017, 0(2): 71-75
作者姓名:万兆彬
作者单位:凯里学院,贵州 凯里,556011
基金项目: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特色村寨建设视域下桂滇黔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研究》(15BTY036),凯里学院重点课题《基于协同创新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模式研究》(S1507)
摘    要: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这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严峻挑战和市场经济的猛烈冲击.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问题日益受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作者和传承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至关重要的核心因素,传承人的培养工作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息息相关.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主体共同参与.本文在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协同创新培养的必要性与意义的基础上,认为应从增强传承人传承意愿、提升传承人传承能力、优化传承的外部环境三方面通过多方协同合作,创新传承人培养模式;并据此提出了模式实施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提供若干参考借鉴.

关 键 词:协同创新  少数民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培养模式

Study on Inheritor Cultivation Model of Ethnic Minority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ased on Synergy Innovatio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