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碑帖艺术价值的历史判断
引用本文:郑为人. 碑帖艺术价值的历史判断[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4(4): 88-91
作者姓名:郑为人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艺术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摘    要:帖学与碑学是书法艺术中的两大流派。自清代碑学形成后,碑帖之间孰优孰劣成为书学上争论的焦点,碑学大师康有为认为帖学书派自唐宋而下柔弱无力,大力提倡六朝碑版书风,实是矫枉过正。清代帖学的衰退是因其背离王羲之、王献之书法精神,艺术上陷于僵化造成的。碑、帖属于不同的美学范畴,因此不能厚此薄彼,而应将之置于同一个审美层面上,对它们加以全面认识并作出艺术取向上的定位,唯此,对当代书法的健康发展才能起到有益的作用。

关 键 词:帖学  碑学  书法艺术
文章编号:1671-6604(2002)04-0088-04
修稿时间:2002-09-03

Aesthetic Valu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Handwriting Models and Rubbed Stone Inscriptions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 Chinese Calligraphic Art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共20条):
[1]、刘文瑞.略论历史研究中的价值判断[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3).
[2]、熊鹤.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在价值判断上的差异[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1(1):156-159.
[3]、朱爱军.关于艺术价值理论的历史考察[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
[4]、张玉能.盖格尔的现象学艺术意味论——各种审美价值意味及其价值判断[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4):25-29.
[5]、江传月.论价值判断[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3):35-37,79.
[6]、崔延和.《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与艺术特色[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1995(2).
[7]、郑传寅.论乐舞诗的历史流程和艺术价值[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1(4).
[8]、郑传寅.论乐舞诗的历史流程和艺术价值[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4).
[9]、张璐倩.历史视角与逻辑判断:黑格尔论音乐与其他艺术[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11-116.
[10]、发展战略的价值判断[J].南方农业学报
[11]、陈晨.论现代前卫美术对中国传统审美理想的颠覆[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6):116-118.
[12]、高飞.中国书法艺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审美[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2):79-80.
[13]、苏里曼.浅析中国书法艺术的版面设计[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5):80-83.
[14]、SU Li-man.On the Layout of Chinese Calligraphic Art[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5).
[15]、程新哲,崔长城.探究中国传统的民间美术在当代艺术中的应用与价值[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1,37(3):82-84.
[16]、陈学文,王艳婷.论中国传统设计语境与现代室内设计[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5):424-427.
[17]、龚妮丽.中国传统音乐美育思想及其现代转型[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3):96-102.
[18]、GONG Ni-Li.On the Aesthetic Thought and Modern Changing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3).
[19]、钟明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与书法艺术[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3):82-88.
[20]、潘祖平.中国传统环境艺术美学观念中圆的意蕴[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6):74-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