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试论佛教经济思想对中国经济伦理的影响——兼论其中国化发展
引用本文:张越,曾江.试论佛教经济思想对中国经济伦理的影响——兼论其中国化发展[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0(6):97-106.
作者姓名:张越  曾江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1;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1
摘    要:佛教产生于印度,其经济思想不同于传统中国以社会人生为主要出发点,而是把修行作为一切经济行为的大前提。这使得佛教对待财富、商业、金融等方面的看法与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有所差别,能够对中国经济伦理形成重要补充。原始佛教的经济观以正命为其基本准则,认为财富的求取与使用只要正当不贪著,就值得肯定。这种思想随着佛教的传布逐渐影响到中国人的观念,拓展了中国经济活动的道德边界。在佛教传入中国后,寺院组织首先与东晋南北朝的世族经济相结合,形成了庄园式的寺院经济,其分外活跃的商品经济、手工业、金融、慈善等事业对中国经济伦理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至唐代百丈怀海禅师改革后,佛教寺院建立起一种全新的农禅结合式的丛林制度,完全融入中国经济系统,其中展现的宗教精神也成为中国经济伦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关 键 词:正命  寺院经济  无尽藏  百丈清规

A Preliminary Study of Buddhist Economic Thinking's Influence on Chinese Economic Ethics with Discussion on the Former's Chinese Domesticatio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