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科学传播异化现象的理论透视
引用本文:于洋,徐琳琳,王前.科学传播异化现象的理论透视[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6).
作者姓名:于洋  徐琳琳  王前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L13CZX011)
摘    要:科学传播异化现象是指以"科学传播"为名传播伪科学和反科学内容的现象。借鉴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科学传播异化形式可分为"科学传播产品的异化""科学传播活动本身的异化""科学家形象的异化"和"科学家、媒体人和受众之间关系的异化"。科学传播异化的产生受到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论影响,即把科学知识当作由媒介构建出来的社会现实,将媒体视为科学知识的主要建构者。从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可以透视媒介形式本身可能引起科学传播异化的原因。这些理论透视有助于避免科学传播异化的发生,以保证科学传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关 键 词:科学传播  异化  社会建构  媒介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 Alienatio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