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文献(共20条): |
[1]、 | 刘茜.论孔子的鬼神观[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Z1). |
[2]、 | 何发甦.孔子天命观问题讨论之综论[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0(6):91-93. |
[3]、 | 陈冠伟,胡彬彬.试论孔子对华夏礼乐文明的贡献[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19-123. |
[4]、 | 胡习之.孔子口语交际思想论略[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21(2):108-112. |
[5]、 | 姜斌.从《论语》看孔子的言语观[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Z1). |
[6]、 | 黎千驹.孔子的道德修养观及其价值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3(1):1-5. |
[7]、 | 李茜.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5(3):60-64. |
[8]、 | 陈尧,云国霞.《论语》中孔子的君臣父子观[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Z3). |
[9]、 | 柳飞.从《论语》看孔子的音乐思想[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6):63-66. |
[10]、 | 陈岳芬.从《论语》解读孔子的传播思想[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0(1):49-52. |
[11]、 | 王国雨.也论《左传》与孔子——与吴荣曾先生商榷[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27(5):78-81. |
[12]、 | 孔子哲学咨询思想探讨[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3]、 | 董国军.孔子德治思想初探[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2):36-40. |
[14]、 | 郭春萍.孔子“慎言”观考[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1):83-85,108. |
[15]、 | 韩冰.从《论语》看孔子的交友之道[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4):39-42. |
[16]、 | 于永凤,任淑红,李棘,王状.《论语》中的孔子形象:执着的追梦者[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5):624-627. |
[17]、 | 杨自强.孔子对财富与地位的看法[J].江海纵横,2009(6):61-62. |
[18]、 | 陈良琨.从《论语》看孔子的治国思想[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3):5-8. |
[19]、 | 杜莹.《论语》中孔子的形象[J].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
[20]、 | 张蕊青.孔子辩证思维的再认识[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0(5):2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