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精准扶贫长效机制的法治路径研究
作者姓名:王怀勇  邓若翰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中国农村经济法制创新研究中心,重庆,401120;西南政法大学中国农村经济法制创新研究中心,重庆,401120
基金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重点应用项目"重庆市精准扶贫长效机制研究"(2017ZDYY26);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我国精准扶贫的法治化研究"(18SKGH012);西南政法大学学生科研创新项目"金融科技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的法治保障研究"(2018XZXS-071);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重点项目"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精准资助模式创新研究"(2017-GX-018)
摘    要:中国精准扶贫事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长效不足的问题。扶贫权力的"双刃性"、扶贫活动的"正外部性"和贫困主体的"弱势属性"是精准扶贫长效不足的重要原因。作为一种现代化、规范化的贫困治理机制,依法治贫有助于扬弃扶贫权力的"双刃性",缓解扶贫活动的"正外部效应",改善贫困主体的弱势属性,因而能有效保障精准扶贫的长效发展。但同时,当前依法治贫也面临着精准扶贫的法律供给不足、扶贫权力运行的实施体制滞后、社会参与扶贫的激励机制低效、贫困主体的民生权利虚置等问题。因此,研究建议:完善精准扶贫的法律规范体系、优化扶贫权力运行的法治实施体系、健全多元主体参与的法律激励机制、构建贫困主体的民生权利体系,使扶贫活动在法治框架内规范运行。

关 键 词:精准扶贫  长效扶贫  依法治贫  扶贫立法  法治路径
修稿时间:2018-11-12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