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现代汉语诗学:诗美的衰减与变形
引用本文:曹万生.现代汉语诗学:诗美的衰减与变形[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6).
作者姓名:曹万生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成都,61006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现代诗歌流变史",项目负责人:曹万生 
摘    要:现代汉语诗学的发生,从汉语诗歌引入现代汉语及其诗学开始. 近代"诗界革命"没有解决这一问题(但"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是解决了这一问题的1]).汉语诗歌持续发展数千年,至晚清黄遵宪"诗界革命",一直持续的是古代汉语载体形式,黄遵宪的贡献在"我手写我口"2],而这个"口",是"六经之所无,不敢入诗篇,古人弃糟粕,见之口流涎"的非经典话语,是真情实话,但并非现代汉语.诗界革命的成果解决了新词(含翻译词)的入诗和意义的翻新.但第一,"诗界革命"与"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不同的,就在于突破不了古代诗学规范,诗律与诗体没有革命,这是古代汉语诗学最坚固的堡垒;第二,没有用白话即现代汉语写诗,因此,现代汉语诗学最多只在诗的音乐性上有所滥觞3],但并没有诞生.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