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米丽“镜像”破碎的悲剧——威廉·福克纳《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文本研究 |
| |
作者姓名: | 邓繁荣 |
| |
作者单位: | 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
| |
基金项目: | 西南民族大学2008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资助(项目编号:08SQNO13) |
| |
摘 要: | 本文从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出发,以心理分析的角度来解读威廉.福克纳的著名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本文指出爱米丽的悲剧在于她自我镜像的破灭所导致的自我意识的缺损。爱米丽试图以把自己封闭在过去的方式来保持自我镜像的完整,进而消解现实镜子破灭所导致的自我意识的缺损。然而这种努力却成为了她的悲剧性的根源。
|
关 键 词: | 镜像阶段 爱米丽 自我意识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