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土家族闹灵的民俗意蕴:场域与仪式
引用本文:刘安全.土家族闹灵的民俗意蕴:场域与仪式[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24-29.
作者姓名:刘安全
作者单位:长江师范学院武陵山区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民委项目“少数民族文化中团结和谐思想及其在当今的应用研究”(项目号:GM-2009-71);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武陵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项目号:12YJAZH182);重庆市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长江师范学院武陵山区研究中心重点项目(项目号:WLYF2012013)的研究成果
摘    要:土家族闹灵是融歌、诗、舞于一体用于悼念亡人的歌舞。作为在土家族民间至今仍广泛流传的习俗,在其艺术鉴赏意义之后,更具有不可替代的民俗意义。从民俗表象上看,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土家族人"送亡人"和"还人情"的意义表述。在形式上表现了一种民间信仰场合中的"娱神娱人"的表演仪式。从结构分析,闹灵场域中存在着三种信仰力量,即土家族民间鬼神信仰、生活文化习惯以及官方儒学正统影响力。作为一项仪式时,闹灵是土家族叙述、实践和隐喻其世界认知符号体系的一种文化表演。

关 键 词:土家族闹灵  场域  仪式  民俗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