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粮食生产核心区粮食产量“十连增”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基于河南省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视角
作者单位:;1.河南理工大学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2.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
摘    要:从作物单产水平、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作物内部种植结构调整3个层面构建促进粮食增产的分析框架对2003—2013年河南省粮食产量"十连增"的贡献因素进行分解测算,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过去十年间,粮食单产的提升是河南省粮食增产的主要贡献因素,但贡献率在逐年下降;播种面积对粮食增产的贡献逐年增加,2006年后超过单产提升对粮食增产的贡献,成为首要的贡献因素,这主要源于小麦和玉米播种面积的增加;结构调整对粮食增产具有持续的正向作用。鉴于耕地面积约束和粮食种植结构调整范围的有限性,如果今后依然按照河南省粮食"十连增"期间的增长模式,则粮食增产不具有可持续性。通过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单产提升是今后粮食持续增产的主攻方向。分地区来看,豫南和豫东地区粮食单产提升对粮食总产量增加起到主要推动作用;而豫西、豫北地区播种面积扩大对粮食增产的贡献更大。

关 键 词:粮食产量  贡献要素  种植结构  播种面积

Sustainability of "Ten Consecutive Increase" in Core Grain Production Area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Grain Planting Structure Adjustment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