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道藏》的形成与发展
作者姓名:何亚将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
摘    要:
《道藏》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累积、散佚、变化的过程,自汉代始至明代方成今日所见的《道藏》,但它已与它的前代们有着许多不同了。与《佛经》(几次结集而成)、《圣经》(“旧约”和“新约”基本各为一次定型)和《可兰经》(基本一次定型)相比,《道藏》形成的最大特点是:一.形式并无定制,其篇目、卷数、规模、分类始终在不断变化。陆修静《三洞经书目录》称“一千二百二十八卷”,至唐尹文操《玉纬书目》“七千三百卷”;而明正统《道藏》则有五千三百五卷。二.内容杂而多端(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二五:“道家之术,杂而多端”。)道经不止一家之言,并无确定教主,往往借古人以自重。许多道教经典不仅可收入《道藏》,亦可收入诸子目录之中。因“以道概万”的宗旨,故《道藏》中除宗教信仰外,包含了许多古代其他珍贵文献(包括科技),其分类奇特而繁复。三.历史考证困难。道士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