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中国古代人性论与现代管理
引用本文:盖勇,徐庆文. 中国古代人性论与现代管理[J].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27(1): 10-14
作者姓名:盖勇  徐庆文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100;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摘    要:中国古代的人性理论丰富多彩 ,这些早熟的人性理论并不具备产生现代管理理论的基础。但是 ,中国的性善论以其人本取向为现代管理理论确立了人文价值目标。以性善论为人性基础的管理理论告诉我们 ,管理要有人文价值目标的支撑 ;管理是人本管理 ,它不应该是对人性的压制 ,而是对人性的张扬。

关 键 词:人性论  性善  性恶  现代管理
文章编号:1001-8182(2005)01-0010-05
修稿时间:2003-06-15

Chinese Traditional Humanity and Modern Theory of Management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共20条):
[1]、卢山红.现代企业管理与中国古代思想[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
[2]、张景.论中国古代人性论争的症结所在[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127-132.
[3]、颜光华,刘震宇.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战略管理[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42-45.
[4]、张怀承.简论中国近代道德对古代人性论的超越[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
[5]、蒋杰.中国古代与西方现代管理思想比较中的启示[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6]、王平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和管理经验的现代借鉴[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5):59-62.
[7]、秦永洲.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与现代服饰观念[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2).
[8]、李爽.中国古代成人礼与现代青年教育[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1(3):83-84.
[9]、崔育斌.中国古代智慧与现代设计观念[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6(1).
[10]、尹业初.历代人性论及其现代意义[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3):97-99.
[11]、乔东.西方传统管理思想中的实体人性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5(1):136-139.
[12]、胡军.中国传统"诚信"思想与现代行政道德[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0(3):36-38.
[13]、曾凯,杜胜利.现代系统论与中国传统形神观[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4(5):26-31.
[14]、李伟言,柳海民.中国传统人性论对德育价值取向的预制及其批判[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44-152.
[15]、宇文所安,程相占.中国文论的传统性与现代性[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1-8.
[16]、王春林.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1(3):21-24.
[17]、石永浩,孙迎春.中国传统译论的现代阐释与现代转化[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4):61-64.
[18]、纪光欣,向松林.善恶之辩与管理之道——中国传统管理人性观析论[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5):119-123.
[19]、李俏梅.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人学与美学[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20]、戴秋霞.西方管理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5):29-3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