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当代民俗学国际化的语境与经验——解读重走印欧文化圈的欧洲民俗学者
作者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2.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爱沙尼亚语言文学与比较民俗学系
摘    要:现代民俗学国际化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芬兰民俗学巨匠劳里·航克开拓,北欧诸国的民俗学者追随之并继续推进。他们将印度作为国际化研究基地,研究全球化语境中富有文化差异性的民俗。这种国际化有两个目标,一是建立国际民俗学者的合作机构,二是建立民俗学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基地。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对文化差异性的研究在不同国家高校之间合作进行,它主要与印度高校合作。这种国际化的研究方式能拓宽各国民俗学者的眼界,使民俗学者在全球化环境中放眼世界,打破"本土性"的边界,了解当今的活态民俗。不同国家的民俗学高校师生在一起工作,还能促进彼此认识对方的学术传统,互相学习,然后发展本土的民俗学研究。

关 键 词:民俗学国际化  爱沙尼亚  印度田野作业  合作机构  国际会议  民俗学冬校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Folkloristics: the Context and the Target
Abstract:
Keywords: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