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以人为本"和"以物为本"的哲学性质及现实意义
引用本文:丛大川,刘玉仙."以人为本"和"以物为本"的哲学性质及现实意义[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6).
作者姓名:丛大川  刘玉仙
作者单位:1. 大连水产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
2. 大连交通大学社科部,辽宁,大连,116023
摘    要:本文以我党近年提出来的"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为纲领,从卡尔·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实践人道主义"哲学的高度,讨论了"以人为本"的哲学本性.同时批判了以"拜物主义"为"教义"的"以物为本"的历史观,揭露了这种历史观对当下我国的社会发展的极其严重的危害.文章充分肯定了卡尔·马克思的"以人为本"的"实践人本主义"对我国和人类的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进而呼吁"马克思不能丢".

关 键 词:以人为本  实践人本主义  以物为本  和谐社会

The Philosophic Natur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Human-Oriented" Conception and the "Material-Oriented" Conception
CONG Dachuan,LIU Yuxian.The Philosophic Natur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Human-Oriented" Conception and the "Material-Oriented" Conception[J].Journal of Jinggangsh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06,27(6).
Authors:CONG Dachuan  LIU Yuxia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