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理论探要 |
| |
引用本文: | 杨思基,周文升. 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理论探要[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0(2): 24-30 |
| |
作者姓名: | 杨思基 周文升 |
| |
作者单位: | 1. 聊城师范学院哲学研究所,山东聊城,252059 2.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社,山东济南,250002 |
| |
摘 要: | 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理论是在其社会实践观和社会生产理论基础上形成的,由社会生成论、社会存在论、社会认识论、社会有机体论、社会矛盾论、社会运动发展论、社会历史规律论、社会发展趋势论、社会历史多样性和选择性理论、社会主义共户主义社会建设理论这一系列有机联系的理论所构成。实践不仅确定了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的生成,还确定7社会的存在和演变的方式,并把自发起作用的规律演变为为人认识和利用的自觉活动的规律。决定历史具体进程的所谓“历史合力”,亦即各种社会实践密切联系、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综合力量。正是生产性社会实践的发展状况决定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和形式,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所取代。而未来社会的性质和状况,同样还是由未来生产性社会实践的性质和状况所决定的。
|
关 键 词: | 实践 社会存在 社会历史发展 历史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 |
文章编号: | 1001-8301(2001)02-0024-(07) |
修稿时间: | 2000-12-12 |
A Probe into the Social Historical Theory of Marxism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