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论样板戏“英雄典型”及其艺术偏差——兼论样板戏实验的美学成本
作者姓名:吴娱玉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摘    要:样板戏看似浑然一体,实则含混复杂,存在一个被逐步提纯、净化的过程,这一点,通过考察样板戏如何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就可以看得格外分明。早在1966年,《纪要》就已明确了无产阶级英雄典型的顶层设计——英雄形象应该具有红色题材、一号主角、组织化身、高大全型这四个特点。揆诸样板戏的诸多英雄形象,柯湘最完美、典范地实现了这样的顶层设计,而《白毛女》、《沙家浜》、《红色娘子军》等作品中的英雄形象与之则存在较多龃龉乃至矛盾。为了尽可能完满地实现顶层设计,这些样板戏一般都进行过反复的和大规模的修改,而修改的重心则是删除英雄身上的人情味、女性美和传奇性,从而使他们与党的意志保持高度一致。

关 键 词:样板戏  无产阶级英雄典型  艺术偏差  美学成本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