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九关台同知考 |
| |
作者姓名: | 王月 |
| |
作者单位: | 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
| |
基金项目: | 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饷道、贡道:明清辽东地区的交通与基层社会”成果,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元明清时期辽宁地方机构演变研究”成果 |
| |
摘 要: | ![]() 雍正十年,为加强对内蒙古卓索图盟的管理,清廷于奉天府义州城设置九关台同知一缺,管理土默特左、右二旗民人户籍、田土及蒙汉交涉事务。这在深化蒙古地区统治的同时,亦将卓索图盟所辖五旗事务一分为二。初设之时,九关台同知居中驻扎,较为适宜。但随着局势变化,不仅政务变简,且距离辖地较远,治理难周。在调整衙署驻地无明显效果后,乾隆十三年,清廷最终决定裁撤九关台同知,将其原管之事务归并直隶塔子沟通判管理,从而使卓索图盟五旗行政隶属关系趋于一体。这不仅是清代辽西地区行政建置的重要一环,更对盛京和直隶二省的行政辖区产生了重要影响。
|
关 键 词: | 清代 九关台同知 设置 裁撤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