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论细节的真实性
作者姓名:杨嘉
摘    要: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是具体组成故事情节的有机细胞。情节由许许多多的艺术细节联贯而成,细节亦依附于情节的整体而存在。文学创作是经过典型化的过程,把现实生活提炼成为艺术作品。因此对于情节的构思,容许作者进行想象和虚构,表现可能有而不一定实有的生活事件。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也要进行艺术概括,创造出典型性格。这有如鲁迅说的:“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作为文学中的细节,虽然也并不排除参用一些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共20条):
[1]、蔡安延.论报告文学的真实性[J].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5).
[2]、宋新桂.论新闻真实性[J].江苏社会科学,1997(5).
[3]、张仲谋.论散文的真实性[J].江淮论坛,1985(4).
[4]、隋玉涛.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J].大庆社会科学,2014(2):109-110.
[5]、韩立群.论武则天性格的历史真实性[J].云梦学刊,1986(3).
[6]、李秋林.论报告文学真实性的独立品格[J].学术论坛,1999(6).
[7]、闫秀平.论张爱玲小说人物的真实性[J].东岳论丛,2000,21(4):125-127.
[8]、论电子证据的真实性标准[J].社会科学辑刊
[9]、论案件事实真实性的语义界说[J].社会科学战线
[10]、李玖洪.论心理因素对新闻真实性的影响[J].学术探索,1995(3).
[11]、刘广星,贺春秋.论价值标准的真实性与合理性[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4).
[12]、王德朋.论影响史料真实性的若干因素[J].江海学刊,2004(4).
[13]、杨剑龙.论现代游记创作中的真实性[J].广东社会科学,2007(6):158-163.
[14]、金守臣.论推理的真实性和正确性的辩证统一[J].文史哲,1980(2).
[15]、赵炎秋.论文学作品的真实性品格及其主观规定性[J].人文杂志,1997(1).
[16]、林霆.论十七年农业合作化题材小说的真实性[J].文史哲,2012(1):155-168.
[17]、许凤红.论重要性原则与会计报表真实性审计[J].理论界,2007(Z1).
[18]、龙钢跃.论人物通讯中的细节描写[J].湖南社会科学,2001(3):134-135.
[19]、客观的真实性与理想的真实性的统一[J].北方论丛
[20]、沈俊法.论表象思维与新闻的细节观察[J].江西社会科学,1991(3).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