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脆弱性贫困、沉没成本、投资与受益主体分离——农民家庭"因学致贫"现象的理论阐释及对策
作者姓名:杨在军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摘    要:
农民家庭"因学致贫"的主体是高等教育,其致贫的直接原因除自身经济水平外是高校的高收费与高消费,这种贫困属于脆弱性贫困,即农民家庭的经济脆弱性所致。中国教育和就业体制决定了个人和家庭对高等教育投资的规模经济效应,中途停止投资意味着巨大的沉没成本。家庭投资最大、子女受益最多,投资与受益主体的分离决定了农民家庭"因学致贫"的持续性。高等教育助学贷款等政策可以缓解农民家庭"因学致贫",但要进一步减少和缓解"因学致贫"程度,还需要农民家庭转变观念,降低利他程度,子女多承担责任,甚至直接放弃高等教育投资。

关 键 词:农民家庭  因学致贫  脆弱性贫困  沉没成本  投资受益分离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