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我国西部地区生态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姓名:易杏花  刘锦钿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湖北省委改革智库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STZK2019Y10)
摘    要:文章用超效率SBM-Malmquist-Tobit模型对2011—2016年西部11省份的生态效率及其变化态势、影响因素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生态效率差异较大,总体呈现"两极分化"和"东高西低"的态势;西部生态效率总体呈动态上升趋势;产业结构、人均GDP、技术进步、对外开放对西部生态效率具有促进作用,而能耗水平、城镇化率、环境治理投资占比则会抑制生态效率提升。

关 键 词:西部地区  生态效率  影响因素  超效率SBM-Malmquist-Tobit模型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共20条):
[1]、张淑英,李德山,刘媛媛.区域工业生态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3(3):61-64.
[2]、梁星,卓得波.中国区域生态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7(19):143-147.
[3]、我国生态效率演化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
[4]、徐秋艳,王癑敏.中国西部地区“四化”协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6(4):40-45.
[5]、汤学兵,张艳宁.我国基础教育地区间均等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4):72-74.
[6]、杨大成,李超峰,何建芳.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J].统计与信息论坛,1996(Z1).
[7]、陈昌兵,徐海燕.西部地区三级教育生均经费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2,17(1):81-87.
[8]、李世祥,成金华.中国能源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研究,2008,25(10):18-25.
[9]、马胜春,赵思悦,胡娟.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分析[J].统计与决策,2023(5):61-64.
[10]、翟淑萍,廖筠,尹剑.高新区经济发展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20).
[11]、张丽丽.西部地区物流实力综合评价实证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3,28(8):74-78.
[12]、罗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我国西部地区间产业结构转换能力评价[J].统计教育,2004(5):39-43.
[13]、我国工业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
[14]、郑茜,旦汉雨.西部地区最终消费增加的制约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1):70-71.
[15]、李金滟,李超,李泽宇.城市绿色创新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7(20):116-120.
[16]、中部六省生态效率评价及其与产业结构的时空关联分析[J].统计与决策
[17]、蔡圣清.影响西部吸收FDI的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23):105-106.
[18]、邱丕群.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统计评价及实证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24(2):51-53.
[19]、鲁勇兵,梁婉君.中国西部地区工业经济效益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5(22):38-40.
[20]、邵新宏,朱涛.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6(9):65-6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