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储蓄率决定机制的数理分析与实证检验——对中国高储蓄率之谜的一种解释 |
| |
作者姓名: | 李军 刘生龙 |
| |
作者单位: |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北京,100732 |
| |
基金项目: |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项目“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长效应理论与实证研究”和201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
| |
摘 要: | 通过数理模型证明,工作期时长与退休期时长的比率同家庭储蓄率呈减函数关系,当存在法定退休年龄时,预期寿命延长等效于减小工作期时长与退休期时长的比率,从而产生提高家庭储蓄率的效应.运用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预期寿命延长和收入增长对中国家庭储蓄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家庭储蓄行为存在很强的储蓄惯性和“增长倾斜”效应.这些结果有助于理解中国高储蓄率现象.
|
关 键 词: | 家庭储蓄率 决定机制 高储蓄之谜 预期寿命 动态面板模型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