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试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引用本文:王思斌.试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J].中国社会导刊,2007(12).
作者姓名:王思斌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全国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评价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
摘    要: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实践,要求我们对社会工作本土化和本土性社会工作进行必要讨论。从功能论角度看问题,我国的职业性助人活动应该属于社会工作。我国的社会工作是行政性、半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与此相关的助人系统是由民间依据差序格局原则和由政府依据身份隶属原则实施的助人和互济体系。我们面临着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任务,即用国际社会工作的先进经验来补充、改造我国的社会工作(助人活动)。在本土化过程中,要善于发现两种社会工作的亲和性,注重我国的体制和文化特征,在实践中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在社会工作本土化问题上助人效果是最重要的评价标准。

关 键 词:社会工作本土化  本土性社会工作  助人系统  体制与文化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