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电视栏目的独立视角与平民化诉求
作者姓名:刘琳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电视节目低俗化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批准号:08TQB009)
摘    要:
由民生新闻带动的社会民生类节目,以其百姓的立场与视角、平民化的叙述方式,在日趋白热化的电视节目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然而,平民化中的"低"视角、"浅"内涵、"俗"文化,也把社会民生类节目引向低俗化,这一部分归因于节目本身在选题内容、表达方式、监督职能与互动设置上的过失性"越位"与蓄意性"反越位",更深层次地归因于媒体追逐经济利益与满足受众低俗趣味的双重机制,致使社会民生类节目游走在平民化与低俗化之间。

关 键 词:社会民生  电视节目  平民化  低俗化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共20条):
[1]、人文关怀与电视栏目[J].青海社会科学
[2]、查振科.论现代诗歌的贵族化与平民化[J].社会科学辑刊,2009(2).
[3]、李姝阳.新闻的平民化[J].湖南社会科学,2007(6):219-220.
[4]、刘研.村上春树研究中的“东亚”视角与文化诉求[J].社会科学战线,2012(7):136-140.
[5]、平民化的登山运动[J].中文信息
[6]、张锋.利益诉求视角下新农村社区发展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9,30(4):124-128.
[7]、数码单反的平民化先锋[J].中文信息
[8]、儒学平民化思潮与明代通俗小说[J].天津社会科学
[9]、倪荫林.社会主体诉求变迁与意识形态建设——基于历史视角的分析[J].晋阳学刊,2007,4(5):77-81.
[10]、蒋成峰.电视栏目名称的语言学分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1):108-111.
[11]、丛力跃.浅说电视栏目主持人的风格[J].理论界,2007(6):148-149.
[12]、张根宏.个性——电视栏目的生命[J].云梦学刊,2002,23(4):76-77.
[13]、王红云.浅议电视晚间新闻节目的平民化与个性化[J].兰州学刊,2000(6):80-80,5.
[14]、于瑞桓.电视新闻平民化现象的解读[J].东岳论丛,2007,28(2):144-146.
[15]、宋志明.时代呼唤平民化的儒学[J].文史哲,1999(5).
[16]、李志刚,吕芳.浅谈电视新闻的平民化报道[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22(6):147-148.
[17]、王会,乔相军.论文学创作的平民化与作家群体的边缘化[J].河北学刊,2007,27(6):137-141.
[18]、易玄,谢志明.独立审计的本质:基于契约理论视角[J].山东社会科学,2010(8).
[19]、杨贝.民主与法治的修辞学诉求[J].文史哲,2012(5):160-168.
[20]、何良忠.浅谈民族地区电视栏目的策划[J].天府新论,2007(Z1):245-24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