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跨文化科学传播中知识的“地方性”再建构--以《浑盖通宪图说》与《同文算指》的编译为例
引用本文:杨爱东,宋芝业.跨文化科学传播中知识的“地方性”再建构--以《浑盖通宪图说》与《同文算指》的编译为例[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作者姓名:杨爱东  宋芝业
作者单位:1. 山东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266590
2. 内蒙古师范大学 科学技术史研究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22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明末清初的数学文化研究”
摘    要:科学知识的“地方性”不仅指知识产生、形成以及辩护的“地方性”,还应包括科学知识在跨文化传播中所渗透的诸如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地方性”。李之藻所处的社会文化传统,所持的文化立场以及其自身的知识储备与科学素养都影响到其对《浑盖通宪图说》与《同文算指》的选构与编译。因此,科学的跨文化传播是一个知识在“地方性”因素参与下的再建构过程。这一再建构过程说明“中心—边缘”式科学传播模式是有失偏颇的,同时还反映出儒家文化在学习与接受异质文化中呈现出的某些特性。

关 键 词:科学传播  知识的“地方性”再建构  李之藻  《浑盖通宪图说》  《同文算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