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理解转型中国乡村社会的新视角——读懂《后乡土中国》
引用本文:孟根达来.理解转型中国乡村社会的新视角——读懂《后乡土中国》[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7(2):131-136.
作者姓名:孟根达来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摘    要:理解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把握乡村发展的未来方向,是乡村社会研究或农村社会学的核心问题。早在20世纪40年代,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从基层看上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1]6。由此将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概括为"乡土社会",即"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也就是滕尼斯所说的"共同体",或不同于"法理社会"的"礼俗社会"1]9。乡土中国一直是理解和分析中国乡村社会的重要理论工具和视角,而且也成为农村社会学研究的范式之一。

关 键 词:中国乡村社会  农村社会学  《乡土中国》  费孝通先生  乡土中国  滕尼斯  法理社会  未来方向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