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轮岗教师乡土情感的缺失表征、根源及文化形塑
作者姓名:黄玲  郝明君
作者单位:1. 重庆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一般课题“重庆市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路径研究”(K22YG205143),项目负责人:黄玲;
摘    要:基于文化唯物主义理论视域,轮岗教师的乡土情感具有深刻意蕴,具体体现于:轮岗教师是认同乡村生活方式的“局内人”、是推动乡村学校发展的“同行者”、是担负乡村社会责任的“新乡贤”。目前,在轮岗交流实践中,存在着部分轮岗教师对乡村学校发展持“事不关己”态度、对乡村生活方式难以或不愿认同、乡村社会责任担当意识薄弱等问题。其原因在于:轮岗教师的教学岗位变动较频繁,乡村公共文化生活吸引力不足,轮岗教师对自身的角色认知不到位。对此,需要通过以下举措形塑轮岗教师的乡土情感:健全乡村学校组织文化,增强轮岗教师的“主人翁”意识;重构乡村公共文化生活,提升轮岗教师的乡土认同感;明确乡村社会文化身份,引导轮岗教师的责任行为。

关 键 词:轮岗教师  乡土情感  文化形塑  情感结构  文化唯物主义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