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司马迁刑德理论发微
引用本文:陈国生.司马迁刑德理论发微[J].天府新论,1997(1):74-76.
作者姓名:陈国生
作者单位:西南师大历史系
摘    要:治理社会是依靠道德,还是依靠刑罚?这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两种吏治情形:一种是依靠仁义礼乐等道德教化来使人民从内心萌发一种向上的人格力量,从而达到社会大治;另一种试图通过严刑峻法的镇压手段使人们服从自己。司马迁提倡刑德并重,综合治理。司马迁认为,利欲乃人的天性,他通过卜式这样一个人物,具体阐明"富之"、"教之"的富民教民思想。欲望是指人体感官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这是一个活生生的存在。先秦诸子发起的人性之争,都把欲望归之于人性,主张遏制欲望。《老子》第六十四章说"罪莫大于可欲";法家主张用刑法制欲;《孟子·尽…

关 键 词:司马迁  刑德理论  道德教化  封建礼教  封建法制  审美精神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天府新论》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天府新论》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