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文一致”与方言小说——清末小说中的“方言”问题 |
| |
作者姓名: | 陈迪强 |
| |
作者单位: | 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大连116044 |
| |
基金项目: |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2DZW018) |
| |
摘 要: | 与“言文一致”、“小说界革命”的思潮密切相联系,晚清对用方言写小说形成一个理论自觉,也出现一批方言小说,其中以吴语小说和京语小说最具代表,可谓别开生面。但小说中大量运用方言来模拟口语的逻辑与小说“开民智”要求的普及性,以及小说语言的艺术性形成矛盾。重视小说艺术性的小说家就提出“另为一种言语”和“另造一种通行文字”的观点,这种兼顾口语化、普泛性和艺术性的白话书面语革新,才符合“官话一国语”建构的路径,为小说语言的由俗变雅提供了可能,也修正了方言小说的弊端,但这一理论真正的实现则在五四时期。
|
关 键 词: | 清末 言文一致 方言小说 国语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