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理学的兴起与儒家法律思想的哲理化
作者姓名:王威宣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法律系 副教授
摘    要:<正> 宋元至明清时期新儒家的法律思想,曾引起新的变化,主要是宋朝形成了新的儒家学术思想——“理学”。宋明理学曾统治很长的时间成为这一时期的正统思想。这一阶段的法律思想,也深受“理学”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对“理学”作一概括的了解。研究“理学”的兴起与儒家法律思想的哲理化,对于我们今天深入理解儒家传统法律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共20条):
[1]、戚菲.中国法律儒家化后的发展——浅谈儒家理学思想对中国法律发展的影响[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2(2):191-192.
[2]、赵运锋.儒家法律思想与现代法律思想的共鸣[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1):9-12.
[3]、夏绍熙.理学的兴起与胡瑗明体达用思想新探[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9(1).
[4]、张凯作.朱子理学与古典儒家礼教[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12-20.
[5]、试论范仲淹与北宋理学的兴起[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6]、朱璐.先秦儒家天论思想的兴起、内容与理论功能[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55-58.
[7]、李玉洁.郭店楚简儒家哲学思想与宋代理学[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1):21-24.
[8]、陈强.理学实践的失败与清学的兴起[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55-59.
[9]、徐洪兴,杨月清.试论欧阳修与北宋理学思潮的兴起[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6).
[10]、金亮新.我国秦汉时期儒家法律思想研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2(2):12-16.
[11]、张京华.潇湘之畔的儒家——邢恕与理学[J].湘潭工学院学报,2007,10(3):82-86.
[12]、刘远征,刘莉.论秦朝法制中儒家法律思想[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13]、冒宇晶.浅谈儒家法律思想的积极因素及其影响[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2,18(4):52-53,60.
[14]、白佩君.儒家法律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4):50-51,2,1.
[15]、孙振玉.试论明清回回理学兴起的历史与文化背景[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4,41(1).
[16]、张京华.潇湘之畔的儒家——邢恕与理学[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0(3):82-86.
[17]、刘辉.现代新儒家兴起的条件[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0(2).
[18]、庞天佑.理学与宋代史学思想[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5(5):31-34.
[19]、沙影.试述儒家法律思想中的“礼”[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Z2).
[20]、孙学功.从商品经济的发展看理学的兴起[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5(1):24-26,32.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