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人肉筵宴"与"厨房"的象征意义--鲁迅《灯下漫笔》启示录
引用本文:李菀.论"人肉筵宴"与"厨房"的象征意义--鲁迅《灯下漫笔》启示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26(10):154-158.
作者姓名:李菀
作者单位:李菀(四川教育学院,中文系,四川,成都,610041)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2004年度四川省教育科研资助金项目"适应新课程的中国现代散文研究"
摘    要:"人肉筵宴"与"厨房"是鲁迅对"中国的文明"和传统中国社会提出的两个比喻象征.它们成为贯穿鲁迅作品的一对固定意象,集中而典型地表达了鲁迅对中国历史、传统文化和传统社会的整体批判.其"人肉筵宴"的制作流程必须具备四要素"材料"(百姓)、"工具"(封建等级制度,伦理道德)、"厨师"(统治者)及"厨房"(社会环境).其象征所蕴含的深刻的历史洞察力和文化批判精神,是颇具深意的.

关 键 词:鲁迅  "人肉筵宴"  "厨房"  象征性  文化批判
文章编号:1004-3926(2005)10-0154-05
修稿时间:2005年4月26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